慎终如始,担当作为-烟台市疾控中心 阎西革名医工作室纪实
本文分类:中心动态 浏览次数:1817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2-09-23 15:44:23
新冠疫情防控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既是对能力与智慧的检验,也是对意志与信心的考验,烟台市疾控中心阎西革名医工作室在中心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精准科学、分类指导,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一、淬炼团队,凝聚力量勇挑重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阎西革名医工作室目前共有6名成员,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占比50%;高级职称3名,占比50%;女职工2名,占比33.33%。为了完成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工作室注重打造优秀团队,培养复合型人才,坚持在实践中强基固本,提升团队成员的核心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团队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名医工作室领衔负责人阎西革是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面的首席专家,先后获得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省委组织部等三部门颁发的“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省卫健委“全省100名表现突出医师”、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的疫情防控“执行力先锋标兵”。
二、慎终如始,常态化防控有力有序
疫情监测处置工作高效有序。2020年至今,在名医工作室领衔负责人阎西革的带领下,疫情监测工作始终高效有序开展。针对监测中发现的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今年累计在9大重点场所开展外环境监测1.9万份,完成12类重点人员“应检尽检”资料上报31轮,成功发现入境阳性人员并进行及时处置。
协查信息处置工作精准迅速。在阎西革名医工作室的带领下,协查工作做到24小时人员在岗,收到协查信息后立即通过疫情防控管理平台或函件发出协查函,并快速对有关人员进行排查,确保每名风险人员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收发处置协查函4千余份,所涉及1万余名风险人员均按要求1小时内完成信息通报、4小时内反馈落实管控情况、8小时内反馈核酸检测结果。形成信息闭环,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织密数字防线。
重点环节防控及组织保障工作扎实有力。在阎西革名医工作室的带领下,强化疫情防控应急队伍建设,坚持对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策略措施培训,树牢底线思维,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强化责任担当。疫情发生以来,先后为市委指挥部集中办公各工作组、市政府重点部门,市直各部门、委直各单位、驻烟各高校、各区市疾控中心开展现场培训200余次;2022年1月份,组织开展全市流调队伍技术培训万余人次;2022年7月份,由工作室主导完善了《烟台市本土疫情处置方案(第五版)》,并组织开展全体流调队员进行专题技术培训;名医工作室的禹长兰同志参与和指导烟台市及各区市全要素实景综合演练、卫生健康系统、教育系统和机关事业单位的30余场次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专业软实力,提升了防控硬水平。
风险研判工作科学精准。在阎西革名医工作室的带领下,坚持每日疫情会商机制,全面掌握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动态。禹长兰同志坚持每日主动搜取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动态数据,积累关键数据,累计撰写各类风险评估1100余期,先后提交本土疫情重点地区来烟返烟人员管控措施研判意见1300余份,成功发现并及时处置重点地区来烟返烟感染者35例,科学精准筑牢“外防输入”的坚固屏障。
三、以快制快,本土疫情处置干净利落
疫情发生后,在名医工作室领衔负责人阎西革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成为“跑在病毒前面的人”,下沉一线,迅速完成常态和应急机制转换,实行扁平化运行。先后派出300余人次奔赴8个区市,现场开展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累计完成270余名阳性人员流调溯源。自2020年至今,刘涛同志24小时待命,参与了烟台市内每一场本土疫情的现场处置。第一时间对现场疫情开展疫情趋势和风险研判分析,提出风险区域划定和风险场所风险人员排查管控等防控建议。最大限度的降低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名医工作室的郭瑞同志自2021年至今,参与多起本土疫情的应急协查工作。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建立现场协查组,明确工作机制,在收到协查信息后第一时间完成信息通报,4小时内反馈落实管控情况、8小时内反馈核酸检测结果,建立台账机制,确保每份协查函都有??裳?。面对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病毒,坚持“以快制快”“露头就打”,每个风险点现场处置控制在8小时内,比国家24小时的要求缩短了3倍,尽职尽责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核心技术支撑。
疾风知劲草,疫情显担当。今后,阎西革名医工作室将继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持之以恒、再接再厉,用专业精神和时代责任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御堡垒,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